2020年7月25日,黄帝文化与黄河文化研讨会在黄帝故里新郑隆重召开。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将“黄河战略”列为国家重大战略,并将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内容。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特举办本次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由中华炎黄文化研讨会、中国先秦史学会指导,河南省黄帝故里文化研究会、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黄河文化研究会、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新郑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新郑市委宣传部、河南新郑黄帝故里文化研究会承办。
参加研讨会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共河南省委原书记、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首席顾问徐光春;中国老龄事业基金会理事长、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内务室原主任于建伟;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首任院长、资深教授李伯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原主任、学部委员、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刘庆柱;国务院参事室新闻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特别顾问赵德润;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资深教授、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特别顾问张希清;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任大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中国老年学会孝文化委员会主任肖群忠;郑州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张延明;新郑市委书记马志峰等新郑市有关领导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郑州大学、河南大学、陕西历史博物馆、云南中华文明研究会等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150余人。

在开幕式上,新郑市委书记马志峰,郑州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张延明,国务院参事室新闻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特别顾问赵德润先后致辞。他们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希望与会的专家学者畅所欲言,为弘扬黄帝文化和黄河文化做出新的贡献,并祝愿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国务院参事室新闻顾问、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特别顾问赵德润致辞
在开幕式上还举行了《黄帝故里故都典证》新书发布会。河南省黄帝故里文化研究会会长高林华介绍了该书编辑出版情况。该书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河南省黄帝故里文化研究会共同编撰;该书的出版对于传承和弘扬黄帝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随后,徐光春、马志峰、高林华分别向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黄河文化研究会和与会专家代表赠送新书《黄帝故里故都典证》。

河南省黄帝故里文化研究会会长高林华介绍新书《黄帝故里故都典证》

徐光春、马志峰、高林华分别向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黄河文化研究会和与会专家代表赠送新书《黄帝故里故都典证》
开幕式结束后,研讨会进入主旨演讲阶段。研讨会的这一阶段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资深教授、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特别顾问张希清主持;徐光春、李伯谦、刘庆柱、任大援、肖群忠等围绕黄帝文化与黄河文化先后发表了博大精深、精彩绝伦的主旨演讲。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资深教授、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特别顾问张希清主持主旨演讲

中共河南省委原书记、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首席顾问徐光春 中共河南省委原书记、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首席顾问徐光春首先发表了主旨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谈谈黄河文化与炎黄文化》。徐书记首先论述了黄河文化、炎黄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他说,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炎黄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黄河文化、炎黄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中华民族振兴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是开创作用,二是筑魂作用,三是凝聚作用,四是推动作用。然后,论述了黄河文化、炎黄文化的基本内涵和时代价值。一是开拓创新精神,二是以民为本精神,三是崇德弘道精神,四是勤奋节俭精神,五是协和天下精神。最后,提出要把握好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和炎黄文化三个关键点。第一,首先要学习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文化、炎黄文化的重要论述。第二,要保护好黄河文化和炎黄文化。第三,要传承、弘扬好黄河文化和炎黄文化。对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现实需要,把几千年形成的黄河文化、炎黄文化的思想精神转化为新时代的精神力量。

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首任院长、资深教授李伯谦 接着,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首任院长李伯谦教授以《黄帝时代——中国国家历史的开端》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他说:黄帝时代是中国国家历史的开端。1963年,在陕西宝鸡发现了一件铸造于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何尊,上面有一百多个字,其中最重要的是“宅兹中国”四个字。“中国”一词第一次见于青铜器。从西周早期往上追寻我们中国的历史,从商朝追到夏朝。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夏朝建在公元前270年左右。《史记·五帝本纪》说,从黄帝到大禹三十世,三十世就是1000年,也就是说,按照文献推断,黄帝时代是在5000年前。按照考古发现,就是灵宝铸鼎原西坡遗址和新发现的巩义双槐树遗址时代。双槐树遗址是5300年到4800年这个阶段。双槐树遗址发现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它是黄帝时代最重要的发现,说明这个时期已经进入了国家阶段。我今天讲黄帝时代是特别重要的时代,重要性就在于黄帝时代是中国国家历史的开端。李伯谦教授还从何尊“宅兹中国”说起,用大量的考古发现讲述了中国国家形态演进的三个阶段,即黄帝时代的古国阶段,以长江下游良渚遗址为代表和以山西陶寺尧都遗址为代表包括夏商、西周的王国阶段,以及秦朝至清朝的帝国阶段。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原主任、学部委员、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刘庆柱
然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原主任、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刘庆柱学部委员做了主旨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黄帝文化与黄河文明》。他认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之源。黄帝文化开启上古时代中华先民进入“国家”社会的历史。中国古代文明以黄河流域中游分布的最为集中,黄河流域中游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这里的“根”是“中”,“魂”是“华”。对“中”的信仰和追求始于史前时代,定型于“文明”形成,即“国家”出现,传承于5000年。黄帝文化是从郑州地区8000至5000年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一脉相承走来,奠定了夏商王朝在郑州地区崛起的基础。黄帝文化的后继者——夏商王朝在郑州地区确立了“中国”之“中”,使黄帝后人理所当然地认定黄帝是中国的“人文始祖”。“黄河”与“黄帝”之“黄”为“五色”之一。东周至秦汉之际兴起的“五方”、“五行”与“五色”,“中”、“土”、“黄”是相联系的。“黄帝”都城有熊国与“黄河中游”均在“天地之中”的大嵩山地区,故二者均姓“黄”。也就是说黄帝在黄河中游缔造“黄河文化”,“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根”与“魂”为黄帝所缔造!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任大援 再然后,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任大援教授以《炎黄时代留给中国人的文化遗产》为题做了主旨演讲。他说,我们要研究黄帝文化,黄帝文化里面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思想,就是“顺天地之纪”。我们发挥人改造自然的力量,达到人所要达到的目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人在自然面前还是非常渺小的。我们只有遵循自然的规律,因势利导,才能最终战胜自然,从必然达到自由。就是毛主席说的,人类的历史就是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得“顺天地之纪”。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中国老年学会孝文化委员会主任肖群忠
最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中国老年学会孝文化委员会主任肖群忠做了主旨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尊祖敬宗与善事父母——祭祖与立节的弘孝意义》。他说,新郑是黄帝故里,嫘祖是黄帝元妃。近二十年来,政府与民间联合在这里祭拜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和父母,这本身就是弘扬孝道的行为。孝道最初就是产生于这种祭祖的追孝、享孝实践,而这种实践本身又可以教诸侯与人民以孝。孝在周代大兴之时,正是这种尊祖敬宗的族德而非子德。善事父母在战国后得到强化,肉体上的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和文化精神上的“继志述事”使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香火不断、文化不断。徐光春、李伯谦、刘庆柱、任大援、肖群忠等老领导、老学者的主旨演讲博大精深,精彩纷呈,与会者专心聆听,兴致盎然,大家都感到深受启发,获益匪浅。

当天下午,研讨会进入专家发言阶段,先后有18位专家学者,发表了自己的高论。黄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教授牛建强和黄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郑州大学教授王星光先后主持了这一阶段的发言。

下午5时30分,研讨会举行闭幕式。闭幕式由河南省黄帝故里文化研究会会长高林华主持,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黄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新斌作了学术总结。他说,本次研讨会得到了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的热烈响应,收到论文85篇。本次研讨会具有规格高,影响大,参与广泛,成果丰富等显著特点。这次会议是河南学术界深入学习贯彻黄河国家战略的具体体现,是对黄帝文化最新研究成果的体现,也是黄帝文化与黄河文化当代应用的策论。我们期盼更多黄帝文化和黄河文化学术成果问世,希望各位与会嘉宾不断取得更多的学术成果。

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黄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新斌

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郑州市政协原主席李秀奇
然后,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郑州市政协原主席李秀奇代表研讨会主办单位、承办单位致闭幕词。他说,这次研讨会召开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恢复的关键阶段,聚焦黄帝文化与黄河文化,紧扣时代大主题,体现了政治的高站位,彰显了学术的高水准,主题突出,意义重大,名家荟萃,成果丰硕,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这次会议让我们加深理解黄帝文化与黄河文化是根脉所系、魂魄所依,相辅相成,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我们要以感恩之心,自觉担当起学习保护传承弘扬黄帝文化和黄河文化的重任,举旗筑魂,奋勇前行。最后,本次黄帝文化与黄河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闭幕。
